石油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各组分之间的比例、相对分子质量、芳香度、杂原子含量及分布状态。驿路特表示,沥青质和胶质是沥青体系的分散相,芳香分和饱和分是沥青体系的分散介质,两者的组成和比例失衡会导致体系不稳定。
就各组分的作用而言,沥青质是形成胶体结构的前提,如果石油沥青中不含沥青质,则不能形成胶体结构;胶质对沥青质起到胶溶作用,如果体系的胶质含量不足,沥青质就无法稳定地分散于分散介质中;芳香分对保持沥青体系的稳定性非常重要,但体系芳香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胶体体系不稳;饱和分的塑化作用强于芳香分,其含量过多会使沥青胶体体系的芳香度降低,稳定性下降。
硫、氧、氮等杂原子的存在能够增强沥青胶体体系的偶极作用和氢链作用,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胶体结构。
溶剂效应
沥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轻组分或外加溶剂会改变沥青胶体体系的稳定性。当溶剂加入后,胶质组分在溶剂中的化学位降低。在化学位差的推动下,部分胶质组分离开沥青质进入油组中,使沥青质胶团表面出现胶质空缺。在Brown运动驱使下,这些沥青质质点会克服分子间排斥作用而相互凝聚,最终发生絮凝和相分离。
热效应
热效应会破坏沥青胶体溶液的平衡。随着温度的上升,质点的热运动增强,油分对胶质的溶解度增大,部分胶质会从沥青质表面扩散到油相中,因Brown运动而碰撞聚集,最终出现相分离。当温度足够高时,沥青体系会发生脱氢、缩合等化学反应,一部分组分轻质化,另一个组分重质化,使组分的相容性降低,在界面能最小原理的驱动下,这些组分会分离为两相。
力效应
压力的强烈变化会显著地改变各组分的化学位,从而会破坏其物理结构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电效应
胶体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可以发生电泳作用。在稳定的电场作用下,沥青质胶团会发生定向迁移,使某一区域过浓而产生絮凝沉降。流动电动势能够破坏沥青质胶束周围起稳定作用的电场,从而导致沥青质质点聚沉。
全国服务中心或生产基地电话:
北京:秦经理 130 1766 6180
浙江:秦经理 158 8876 8005
湖南、湖北:秦经理 188 3898 3238
安徽:秦经理 133 0969 1780
陕西、甘肃、宁夏:郗经理 139 9116 9925